N18P-G61是768SP&16ROPS的规格,N18P-G61-MP是896SP&16ROPS规格,新1650是896SP&32ROPS规格,它们的显存都是128Bit GDDR6的,我们就用这几个卡同MX450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(1) N18P-G61 vs N18P-G61-MP
这俩显卡只差128SP,其他都一样,两者实际性能只相差2.3%,几乎没区别,而规格上的差异理论值应该有14%,这就很不合理,只有一种可能,其他某个参数瓶颈效应太明显
(2) N18P-G61-MP vs 新版GTX1650
这俩显卡的区别只有16个ROPS其他都一样,两者性能相差22.7%,都快有1/4了
结合第一条的对比,说明16个ROPS对于TU117来说瓶颈效应非常明显
(3-1) GTX1650Ti vs 旧版GTX1650
区别是D5和D6显存,12Gbps vs 8Gbps,两者性能相差9.6%
1/3的带宽损失导致10%的性能损失,说明带宽也有影响
(3-2) GTX1650Ti Max-Q vs 旧版GTX1650 Max-Q (TGP=40W)
区别也是D5和D6显存, 10Gbps vs 7Gbps,两者性能相差5.6%
30%的带宽损失只导致了5.6%的性能损失,跟刚才的结论有差距,这说明降低功耗后瓶颈点在于功耗更多一些,而不是带宽
(4) 新版GTX1650 vs 新版GTX1650 Max-Q
这俩显卡的区别主要是TGP和显存,50W vs 40W,12Gbps vs 10Gbps,两者相差9.5%
20%功耗和16.7%带宽的损失导致10%的性能损失,结合上一条可以假设功耗10W造成的差距为5%左右
(5) MX450(28.5W) vs 新版GTX1650 Max-Q(40W) 前者是后者阉割一半位宽和ROPS而来,虽然看起来28.5W TDP的MX450功耗更低,实际上40W是TGP,分配给核心的功耗TDP也就28.5W附近,两者可以等同。 最终性能差距为37% 这个不意外,带宽和ROPS前面都证明了是关键参数,砍一半最终影响超过1/3可以理解
(6)MX450(28.5W) vs N18P-G61-MP
这俩差距主要在带宽和功耗上,80G vs 192G,28.5W vs ~37W
最终性能差距为26.2%
从刚才的推测看,功耗的差距影响大约5%,也就是带宽的差距导致性能差了22.2%
1650显卡的带宽是MX450的2.4倍,拉开将近1/4的性能也不足为奇,结论可以由3-1推导出来
(7)MX450 vs OC 13Gbps 由刚才的结论得知,这张卡的俩瓶颈点之一就是带宽,那么提升显存频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性能提升为14.4%(差距的话为12.6%) 带宽从80G提升到104G,虽然距离192G很遥远但差距瞬间缩小了将近一半,这说明显存带宽的影响并非线性,只是MX450默认下瓶颈较明显,多加点带宽就有明显改善了